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蕴含的神秘力量溯源

分类:杂谈 

标签:生活记录 诗词散文 时事八卦 

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和《那那提的养蜂女》,是近两年流行乐坛的两首热曲。其中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,用歌词表达一个具体的伤情故事:“新娘结婚了,新郎不是我。”而且作品将所有的故事要素,全面具体化为西域风情之新疆背景:可可托海、伊利、驼铃声、牧羊人、雪山、戈壁、毡房等等。此外,这首歌的原唱配乐,应该使用的是典型的新疆民族乐器“冬不拉”,以至于配乐一响,立即就将你带入新疆氛围。而《那那提的养蜂女》,据说是一位援疆干部写作的,歌词包括了可可托海、伊利、杏花沟、那那题、马奶酒等具体的新疆要素,更确切说是具足了新疆之“伊利要素”,而这居然是伊利宣传部门主导的一次对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的“情感回应”,不得不说伊利的干部们宣传伊利的手法,比内地一些地方还要高明。

这告诉我们一个基本智慧:一切功夫,都在诗外!不必非要赤裸裸地功利主义地宣传一个地方如何如何,各地文宣部门不如跳出功利主义之要素,借用一些能够打动人的情感要素或者文化要素,可能会收到更加事半功倍的文宣效果。

此外,我还想讲的是,一个具足所有具体要素和具体事件背景的情感故事,比那些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抽象化的大轮廓化的创作意境,更容易令人代入接近真实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鸣,从而促使作品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。

当然,佛教徒还可以回忆一下,释迦摩尼的佛典中,经常使用这种让一一圣者讲述各自“宿世现在具体要素下之本生因缘”的手法,来阐释教理并启发大众。由此可见,用具体故事背景的具体情节来打动和启发他人的手法,释迦摩尼也经常使用,可见这是一个智慧而高明手法。因此,很多文艺创作者,则应该反思:是不是文艺作品把所有历史背景都架空,把所有地理背景都架空,把所有现实要素都架空,都不需要有具体化的要素呈现,都把它模糊化抽象化,这样的作品更成功?恐怕不一定!我个人还能记得1991年,年幼的我第一次听到《丹顶鹤的故事》的时候,那种打动我的震撼力量,因为那也是一首以真实的拥有具体故事背景的素材创作的歌曲。此外,还有之后李娜的《嫂子颂》,有韩红的《天亮了》等等作品均属此类。当所有的作品都拥有真实的、具体的故事背景时,那个作品一定是动人的。我个人对文艺创作有三个重要总结:真实的力量超越虚构的力量,具体的力量超越抽象的力量,细节的力量超越缺乏细节的力量!一句话总结就是:人类的审美往往是真实而可触摸的,即便是审美留白,那一片空白也是基于可触摸的虚化延伸。奉献这些个人认知给大家!(吉祥果2022.03.31)

发布于
A static website
Login with Netlify Identity